健康科普 /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秋燥的防治


发布时间:

2013-10-20

  燥是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元素中的一种。人与自然相通,其对应的是秋-燥-肺-皮毛。在秋季感受燥邪,损伤体内津液而产生的以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无泽、便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由于秋季气候干燥而引发的疾病属“外燥”范畴,还有因人体本身阴血不足匮乏引起的“内燥”。本篇重点谈“外燥”。下面简单如何谈防燥。

  中医历来主张“治未病”,现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预防秋燥。首要是多补水,可以在水中加些盐或者蜂蜜,起到润的作用。其次是饮食要清淡,平时少吃油炸、烧烤和辛热性食物,如狗、羊肉、五香、辣椒、生姜等。辛热之品容易损伤人体的阴液。多吃水果,如梨、莲藕、甘蔗、香蕉、苹果等。另外,百合、银耳、山药、枸杞、木耳等都是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食物。还有些偏方可以尝试一下。

  川贝炖秋梨:取秋梨1只去核,填入川贝母粉5克,加冰糖10克,水适量,文火炖熟后食用。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

  野菊蜂蜜饮:取野菊花5~10克,蜂蜜适量,开水泡服代茶饮。可清热解毒,滋阴生津。

  润燥清火:连翘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决明15克。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

  生津益胃: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适应症:舌燥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热病后胃津未复。

  润肠通便: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银花15克、玄参10克。适应症:大肠受热、大便干结、口腔干燥。

  增液润燥: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朴12克、枳实10克、甘草3克。适应症:热病后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

  滋燥清肠:黄连6克、阿胶10克(烊服)、生地18克、牡丹皮12克、银花12克。适应症:肺燥肠热、下利灼肛、秋燥兼伏暑热,已从火化。(中医科孙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