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 Party building garden

感悟恩来精神


发布时间:

2014-04-20

  在四月初开展的这次党课中,我们集中观看了《大无大有—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这部影片,深刻体会了这位伟人的精神是多么伟大与无私.周恩来确实是全党学习的楷模,他的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生动教材。在漫长的革命旅程中,周恩来总理以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体会到我在当理论知识和应当具备的思想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这部电影以情感人,从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的爱情入手,涉及周恩来总理的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情真挚。影片中穿插了许多周恩来总理当年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更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和怀念意义。影片通过难得一见的珍贵老照片和影像再现了周总理的夫妻伉俪情深,朋友情谊,人民情感,民族情怀,所有情节都展现了大爱,还原了历史中最真实的总理形象。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脑海中对于恩来总理的敬佩油然而生。说起周恩来,我脑海中闪过的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影片中并没有介绍周总理少年以及青年时的事迹,而是侧重在他为了社会主义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悉心操劳。特别是影片反映的他最后10年即使在入院做完手术没好好休息,仍是惦记着国事。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周总理正是用他重病缠身之躯支撑着我们共和国的大厦。周恩来总理正是人们需要的好总理,凭他的智慧和才能活出了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树立了一个威风凛凛的中国好总理的形象。他始终如一地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周总理始终心里装着人民,在重病住院期间,他还记着群众给他写的反映农村盐比城市贵了一分钱这样的事。周总理的一生是心为民系、情为民动的一生。“民事为天”、为人民服务是周恩来精神的核心,他是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典范。

  周总理,背负一个国家的生死命运的重担。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国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建国前的革命道路,建国后紧随其后的艰苦的建设旅程,还伴随三年饥荒这样的天灾,中国几乎走遍了所有艰辛的道路。周总理最后这十年,是中国天灾人祸最多的十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林彪、“四人帮”横行,为了急于达到其篡党篡国的目的。他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关心群众,体察民众疾苦,同群众吃一锅饭,听到哪里的百姓饥荒或天灾,他都亲自过去,与民众共同度过困难。

  1966年,邢台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周恩来不顾余震不断的危险,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鼓励灾区群众团结起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他消瘦的身躯穿行在断壁残垣间,带给了灾区人民温暖。他时刻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视察延安时举起的那杯酒饱含了总理对人民疾苦的几多焦虑和关注,延河边抬起的轿车寄托了百姓对总理为民操劳一生的几多感激与敬仰。在公社慰问灾区人民时,总理看到台下的社员顶着沙尘,他绕过了场地,到了社员后面继续讲话,让自己一个人顶着漫天的风尘。周总理是全国人民爱戴的好总理,他用一颗宽容,慈爱的心去影响身边的人们。难怪服务员不愿离开他;难怪邢台震灾的人民见到他能如此深情表露自己的痛苦;难怪代表们见到总理能出席二十五周年的国庆大典会泪流满面。十里长街的送别,是人们对总理最深情的表示。他真正做到了“我是中国人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国家的人民”。不难理解那是人民对总理鞠躬尽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血颂歌!

  这次党课学习,我对总理坚持始终如一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党员积极分子,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弘扬恩来精神,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不断锤炼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检验科)冒智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