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HOSPITAL CULTURE

节俭基因与家规


发布时间:

2017-10-12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或多或少都取决于基因,吃是一种最常见的行为,那是什么基因控制的?美国遗传学家尼尔(Neel)说:这叫节俭基因。它能动员身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把人吃下去的食物变成能量,除供人体需要外,多余的变成脂肪贮藏起来,一点不浪费,在没有食物吃的时候,则释放出来维持人的生存。这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节约粮食的传统和家规几乎不谋而合。

  我们中国人吃的家规很多,不过节俭始终是最大的家规。

  记得我的祖母曾经一遍又一遍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大户人家,整日花天酒地,吃剩的饭就往阴沟里一倒,从不珍惜。阴沟通到一个庙里,庙里的和尚认为这是作孽,就把这些饭菜捞起来,淘净、晒干、加工,贮藏。几年后正值荒年,饿孚遍野,这大户人家也没粮吃了,竟沦落到讨饭的地步。一天讨到庙里,和尚认识他们,就拿当年淘洗干净的食物招待他们,几个人狼吞虎咽,直说香、香。和尚不客气地说:“这原是你家的。”大户惊问其故,和尚说出真相,这家人感叹不已,从此节俭度日,阴沟里再也看不到剩饭剩菜,家境又渐渐好起来。

  小时候我就是听着祖母讲吃的规矩长大的,所谓吃有吃相。首先是不能浪费粮食,那时家境不好,天天粗茶淡饭,一蔬一汤,只能吃个大半饱,每周只能吃一次晕。但我吃完饭,碗里碗外米粒还比比皆是,而且老把米粒掉在桌上或地上,而她老人家碗里几乎像洗过了一样,没有一点残饭剩渣。于是她非要我把碗里残留的米粒吃下去不可,还要我把地上的米粒捡起来,放到外边砖块上让鸟儿来啄食,这是我每餐后的必做之事。

  其次,吃饭时要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着饭碗,要是左手离开了饭碗,就要挨骂。“有得饭吃碗都端不动吗?”吃的时候身体要坐得端正,这也是吃相之一,吃饭时不能说话,尤其不能谈笑,咀嚼或喝汤时不能出声(有客人除外)。吃完后,要检查碗里碗外,桌上地下有没有食物……久而久之,就变成习惯,潜移默化,直至今日始终如一,这是表示对粮食的敬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吃文化,从古到今,一代代遗传下来演变成吃的基因。这个基因表达为各种各样的家规,节俭是精华。朱子家训有总结: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曾在一座小庙里看见一告诫僧人对联:“施主一粒米,胜似于须弥山。”可见佛教徒对粮食的敬畏要超过常人。

  唐代高彦休著《阙史》,内中有著名学者郑浣的故事。“郑浣以俭素自居。尹河南日,有从父昆弟之孙自覃怀来谒……曰:‘某为本邑,以民待之久矣,思得承乏一尉,乃锦游乡里。’浣然之。郑孙将去前一日,召甥侄与之会食,有蒸饼,郑孙去其皮后食之,浣大怒。谓曰:‘皮之与中,何以异也?……是犹怜子力田弊衣,必能知艰于稼穑,奈何嚣浮甚于五侯家绮纨乳臭耶?’因引手请所弃者。郑孙错愕失据,浣尽食之。遂揖归宾闼,赠五缣而遣之。”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唐朝学者郑浣做河南尹时,堂弟之子来求官,郑浣因同情其家贫而有意为他谋了一差事,不料上任前,在聚餐的饭桌上,这个农民出身的侄子竟然将蒸饼的皮剥去而食其馅,郑浣见状大怒说:“皮与馅有何区别,我可怜你田间劳作,衣食不周,必能体会种田的艰辛,不料你轻浮还超过官宦人家的纨绔子弟。”郑浣遂将其剥去的蒸饼皮自食之,并将其遣回原籍。

  以郑浣当时的名望和官位,如此节俭已属不易,要说推荐一个小官更是举手之劳,但他能小窥大:别以为这是小事,却反映一个人的品德,这种人做了官必然鱼肉百姓,弄不好是个小官巨贪,要是再升了官那还得了,乘早赶走,免得害人害已,可见其忧国忧民之心。其实这是那个吃的基因和家规在起作用。

  现在粮食丰富了,浪费一点粮食似乎并无大碍。试看,一场宴会大吃大喝过后,杯盘狼藉,剩饭剩菜,满桌皆是,被饭店酒楼的服务员倒进污物桶;屡屡看到吃剩甚至一口没有吃的包子、快餐扔在垃圾箱中;试问,这是否是“五侯家绮纨乳臭”之所为?是否觉得可惜?看来我们的家规和传统教育好象出了什么问题。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反“四风”,提倡光盘行动,怎么还是有人无动于衷?要知道我国还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脱贫呢。

  节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不仅体现在人的行为上,也渗入到遗传基因中,这是一种居安思危,既然人的无意识的一面都知道要节俭,那么人有意识的一面为什么不能节俭爱惜粮食呢,这是不是吃的基因到了富庶年代发生了变异呢?

  不过尼尔在多年后修改了节俭基因学说,他说,当人体贮藏的能量和脂肪过多时也会对血管造成危害,引起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这进一步说明人类的节俭行为是何等重要!既要爱惜粮食,还要管住自己的嘴,这不仅是一种优良传统和家规,还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陈正言)(本文在全市“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