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HOSPITAL CULTURE

读唤醒护理有感


发布时间:

2015-01-04

  一转眼,我在放疗二区工作有一年的时间了,身为放疗科的一名普通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目睹了很多的生离死别。尤其是肿瘤晚期病人,死亡阴影时刻笼罩、紧紧跟随,使他们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折磨,甚至有些患者经受不住身心的双重煎熬,无奈选择自己结束生命。眼看着生命之花在身边一日日枯萎、凋零,我在哀叹痛惜之余深深感到:比起传统手术、药物治疗的患者,肿瘤病人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宽慰。

  结合阅读《唤醒护理》一书,再联系实际的临床工作,我从中感受到了身为护士的价值所在——护理工作既要让病人恢复健康,也要尽最大可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情。我曾遇到过一位女性淋巴癌晚期患者,人生如日中天却收到了“死亡邀约”。疼痛、恶心呕吐、乏力消瘦,接连不断的躯体折磨让他的生存意志消磨殆尽。她脸上的皮肤因为病痛的折磨变得蜡黄蜡黄的,每天我去看望她的时候,她总蜷缩着身躯,紧锁眉头。后来我和她交谈了解到,这位患者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生病之前经营着一家小超市,生意日渐兴隆起来,却查出来癌症,总有一种人算不如天算的感觉。生病后,家人为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财力,希望能延长其生命,那时候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看到正在读高三的儿子上大学,她告诉我因为自己生病的缘故没有机会给儿子陪读,当她聊到儿子因为她生病后变得异常懂事的时候,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地笑容,而她的爱人对他更是不离不弃,生病之后带着她在全国四处求医,不放弃任何可以治疗的方案。

  我们科护士长会经常带我们去病人家里进行随访,有一次护士长就带我去她们家里,不经意地看到病人床头摆放的照片,那是她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头乌黑的秀发散落在肩头,一对杏眼微波荡漾望着自己心爱的人,和现在化疗后憔悴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到她因为疼痛卧床不起,而不能亲自到医院进行PICC换药,我们护士长非常细心,带了PICC换药包到她家里给她进行床边换药,她说老公不在家,儿子上学,老母亲一个人没办法带她到医院来,而现在我们的登门拜访真的让她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

  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位唇癌的病人,病人一侧的嘴唇因为癌症的原因向一侧歪斜,说话也不是那么清楚了,那天他来办理出院,他的病历本遗落在我们护士站了,我好奇是哪位病人的,翻开看到了病人的一寸照片,笑得很灿烂,而在病历的夹层是他们老夫妻俩的合照,并肩坐在一棵松树下面,这样的场景是那样甜蜜温馨,我能感觉到病人是一位重情的男人,我默默合上病历收好,我知道这张照片的价值远远要超过这份病历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过了一会儿病人就上来拿病历了,他聊起了自己的爱人是患肿瘤去世的,而自己现在患上了同样的病,那种言语中的无助、凄凉,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对大多数人来说,爱是温暖、快乐、开心和幸福,却忘了平淡生活中的爱也包含了痛苦、无奈、矛盾,甚至绝望。但那依然是爱不能割舍的心情,因为无论怎样,人们都渴望和自己所爱的人,相互关爱、搀扶着慢慢走过一生。《唤醒护理》这本书,正是在教会我们在护理与关爱病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放疗二区 施慧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