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HOSPITAL CULTURE

凭海临风九十年(二等奖获奖作品)


发布时间:

2012-08-06

  也许知道如皋古城的水绘园,还有冒辟疆与董小宛凄哀动人的爱情传奇,一部《影梅庵忆语》广为流传;但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如皋市人民医院,在这座沧桑古城、已经凭海临风救死扶伤妙手回春九十年?!

  1921年,在辛亥革命十年之后,沙元炳先生在滨海小城富有远见地发起创办如皋医院,以服务乡梓,救助苍生。院址选在沙家河塘,有平房13间,并设有病床,这就是市人民医院的最初雏形。之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呵护精心建设下,历经九十年风雨,医院现在已经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目前,我院在编职工一千多人,床位一千多张,医疗质量常抓不懈,医疗水平持续提升,科教兴院步伐坚定,科学管理纵深推进,院区建设颇有成效,年年攀新高,岁岁创佳绩。去年门急诊量377350人,出院人数22632人,平均住院日10.5天/人,荣获省市各项重大科研项目近百项。作为如皋地区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二级甲等医院之一,这里每天有几十例住院手术在进行,每天有近百名患者治愈出院,每天接待几百名门急诊人次,进行上千次的化验诊断检查和咨询,一千多张病床接待来自全市各地的病人。

  一座医院的历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缩影;一座医院的历史,是一个地区百姓安危健康的晴雨表;一座医院的历史,关乎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生生不息。多少生命在这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多少生命在这里迈开人生第一步绽放人生的光华,多少感人的故事动人的传奇在这里一一写就。打开厚厚的人民医院的辉煌历程,一位位著名的医学专家的名字映入眼帘,徐汝谦,黄道贯,李浩然,徐国光,代代名医让多少患者解除痛苦快乐生活,让多少病人重树信心直面人生,他们,为如皋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如皋勋臣。

  漫步医院,你会经常看到一些感人的景象,听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数字,这里有近八旬的医学专家和学科泰斗还在坚持出诊,同时又有一批年轻的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在医教研和管理的第一线。科主任的办公室往往十分简单,而医院临床科室的住院病房和门急诊大楼却高大宽敞,窗明几净,温馨舒适。医院平均住院日在逐年下降,而住院病人满意度却在逐年攀升。

  站在九十年的台阶上,我相信每一个人医人都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庆幸自己生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庆幸自己沐浴着九十年的荣光置身这样的大家庭。一眨眼,我已工作了二十个年头,从当初一个不谙世事的青涩小姑娘,成长为一名中年主管护师。我更见证了医院的发展与壮大,从医技大楼到住院病房楼,再到门急诊大楼,一步一个脚印,人医人在许书记、郭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这二十年来,我对护士这项职业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当初,我选择护士这一职业之时,只是简单的认为,护士不过只是打打针,发发药而已。而当我真正跨入护理这一行业的门槛,耳濡目染了同行们的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我又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当我穿上护士服,戴上燕尾帽的一霎那,我就必须丢掉一切烦恼和牵挂,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我们的任何一个小小失误都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三查八对”,无菌操作,巡视病房必须时刻牢记在心,这是职业的素养,这也是对生命的敬重。当抢救病人成功时我感到衷心的欣慰,当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时我感到会心的高兴,当我在病房穿梭忙碌时,听到病人一句“做个护士真不容易"的褒奖时,我的心为之震动;当病人痊愈出院时,我感到无比的开心和幸福,祝愿他们的人生之旅平安顺利。我深知,医生的精湛医疗,还需要我们勤劳护士的精心护理和密切配合,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不可或缺。我庆幸自己是一名护士,因为我为他人的生命奉献了自己真诚的劳动。

  九十年的历史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九十年的人医精神代代相传。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开创新百年,铸就新辉煌,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百舸争流,时不我待,我们必将承袭前辈们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精神,甘于奉献,团结奋进,朝着发展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医院努力奋斗。 (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