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  HOSPITAL DYNAMICS

母亲的两次住院

发布时间:

2021-12-09

今年,是如皋人民医院建院100周年。100年来,我家几代人,先后和如皋人民医院打交道,与如皋人民医院结下不解之缘。特别是母亲的两次住院,让我和母亲觉得:如皋人民医院名医云集、悬壶济世、风清气正。

母亲的第一次住院

1977年,母亲50岁。元宵节后的第三天,正准备吃晚饭时,母亲告诉我,他嗓子管里面疼,肚子特别饿,很想吃东西,可是吃不下,连水都咽不下去。

我问:“这种状况,多长时间了?”母亲说:“今天是第三天。”我连忙说:“妈!都是我不好,对你太不关心了,我现在陪你去医院。”母亲说:“不用去医院了,你姨妈带我在街头上的许郎中那儿看了,得的是什么病,许郎中跟你姨妈讲了,你姨妈知道我的病情。”

“说曹操曹操到”,姨妈急冲冲地来了。姨妈示意我到室外去,避开母亲,跟我说话。姨妈神秘秘地告诉我:“明儿呀!你妈吃不下东西啦!许郎中诊断你妈得的是嗝气病,这种病没法治,很快就会饿死的呀!早点准备后事吧!”我一听,头都要炸了,脱口而出:“别听许郎中嚼蛆搞亩。”

夜幕已经降临,空中的星星眨着眼。我不顾一切地赶往徐乃康医师家,徐医师是如皋人民医院五官科的权威,家住益人桥东南边的如皋人民医院宿舍区。我赶到徐医师家,徐医师正在吃晚饭。我一叙述完来意,徐医师马上爽朗地说:“这样吧!你回去把母亲往医院送,我这就去医院,见到你的母亲,诊断了再作决定。”

我用自行车把母亲驮到人民医院时,五官科的门已经开了,灯也已经亮了,徐医师已经做好了所有的诊断准备,只等我和我的母亲到。徐医师对我的母亲诊断后,拍拍我的肩膀,递给我一张单子,跟我说:“别紧张,你去缴费,我带你的母亲进手术室。”

我去缴费时,身上带的钱不够,马上回家取钱。取了钱,缴完费,赶到五官科,母亲已走出手术室,正谈笑风生。母亲一个劲地跟徐医生说:“不疼了,不疼了,能咽痰了,谢谢活菩萨!谢谢活菩萨!”

徐医师告诉我:“你母亲的嗓子管,是被特别烫的东西烫伤的,起了个大水泡,塞在喉咙口,水泡已挑破了,是不是会发炎,需要住院,边输液边观察,这两天让你母亲吃些流汁,米汤啊!鱼汤啊!骨头汤啊!红枣汤啊!”

于是,我向徐医师反复道谢后,领着母亲去办住院手续。母亲住下后,躺在病床上输液时,贴着我的耳根说:“徐医师是神医呀!元宵节那天,我是吃嘎一囗刚出锅的圆子,把嗓子管烫伤的,怕别人笑话,没说出来,这一囗圆子,让我挨呀这三天的搞,受呀这三天的罪。”

母亲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晚上,输完液后,东方露出鱼肚白,她就恢复了往常的神气活现。母亲说:“我已经好啦!天大亮了,就出院回家。”我说:“妈!别急,等徐神医来查了房再决定,一切听徐菩萨的。” 徐医师查房时,我母亲要求出院。徐医师先看看我母亲的神态,再打开手电筒照照我母亲的喉咙,亲切地说:“好吧!出院吧!”

母亲出院后,一有机会就竖大拇指:“人民医院好!人民医院的徐乃康医师好!”还三番五次地催我,请徐医师吃顿饭。母亲催我一次,我就约请徐医师一次,徐医师总是婉言谢绝,到至今未尝到我家的茶水点。

母亲的第二次住院

1983年,母亲56岁。快过中秋节了,母亲突然腹部剧痛,一痛起来,就在床上打滚。我带母亲去人民医院,门诊医生诊断是疝气,需要手术。

母亲知道需要手术后,像个老小孩似的,不停地说:“我不‘吃刀鱼’,我不‘吃刀鱼’。”我拉着母亲颤抖的手,对母亲说:“没什么大不了,只是个小手术。”就这样,母亲被“骗”进了手术室,那天正好是中秋节。

手术是外科的黄扶正医师执刀的,上午九点钟进手术室,中午十二点半手术结束,前后三个半小时。我把母亲送回病房后,马上到手术室,请黄医师和配合手术的几位医生一起去饭店,黄医师和配合手术的几位医生说什么也不肯,他们径直向医院食堂走。我追到医院食堂,他们已经各自用饭菜票,在取饭取菜。 我望着他们,出自内心地赞美道:“人民医院的风气真好!黄医师和这些医生真了不起!个个都是白求恩式的大夫。”

那天夜里,另外两张病床空着(病人白天输液晚上回家了),病房里只有我和母亲。母亲躺在病床上,我守在母亲身边,母亲紧锁着眉头,嘴唇不间断地挪动,估计母亲想说点什么。我俯下身子问母亲:“妈,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母亲有气无力地说:“扶我下床吧!月到中秋分外明,我想看一看今天的月亮,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看到中秋的月亮了。”我的眼眶一阵发酸,母亲刚手术,是不可随便动弹的,怎么可以让她下床呢?我叮嘱母亲:“你不能乱动,容我想想办法。”

我走近病房的窗口,遥望夜空。深蓝色的夜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月亮的周围,有几片云彩,慢悠悠地向月亮聚拢,把月亮衬托得洁白如玉。我转身回到母亲的病床边,母亲含着泪,正儿八经地问我:“今天的手术,是帮我切除癌瘤的吗?我的病能治好吗?如果治不好,为什么还要花怨枉钱呢?”我面带笑容地说:“妈!你想到哪里去啦!是个普通手术,只要你配合得好,刀口就愈合得快,刀口一愈合,你就可以出院啦!”

我一边应付母亲一边思索,如何满足母亲今天看到月亮的要求呢?心想:这病房正好在住院部大楼的最底层,抱着母亲出病房,让母亲在病房外看一会儿,不就ok了吗?然而又一想:抱着母亲出了病房,要走一段楼内走道,到了病房外,还要让母亲看一会儿月亮,返回时又要走一段楼内走道,再进病房,这不是一会儿半会儿的事,时间一长人就吃力,吃力了手就会不时地抖,手抖了就会触动母亲身上的刀口,那可惹大祸了。

正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护士刘美珍来病房探望我的母亲。刘护士看了看我的母亲,帮我的母亲拉了拉被子,吩咐我:有什么情况及时去找她,她在值班室。我跟随刘护士走到病房外,腼腆地对刘护士讲了母亲的要求和我的无奈。刘护士一听,漫不经心地说:“没问题,有办法,有办法,你等着,你等着,我来解决。”

一刻钟后,刘护士推着一个轮椅来到母亲的病房,指导我如何稳稳地把母亲抱放到轮椅上,如何用被子衬在母亲的身后和左右两面,如何推轮椅让母亲平平安安地离开病房,再平平安安地回到病房。

我在刘护士的指导下,平稳地将母亲转移到病房外,母亲目不转睛地欣赏天空中的月亮,看着、看着,心情好了许多,并一边欣赏一边说:“今天看到的月亮啊!是这辈子看到的最美丽的月亮。”“妈,今天的月亮,为什么最美丽呀?”

“明儿呀!今天我看到的‘月亮’啊!代表的是你和刘护士的心啊!人民医院真好哇!医生是活菩萨,护士也是活菩萨。”

母亲的两次住院期间,如皋人民医院的大门朝东。我在如皋人民医院进进出出,最喜欢看如皋人民医院的两条宣传标语:一条是“学习白求恩,精益求精”;另一条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因为这两条宣传标语,如皋人民医院既写在墙上,又记在心上,更落实在行动上,所以我最喜欢看。

小能见大,一点可观全貌,一颗露珠能折射太阳的光芒。综观母亲的两次住院,可以看到如皋人民医院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到如皋人民医院里医生的医德、医技和医风。可以断言:百年如医,春华秋实,如皋人民医院的文化将会继续弘扬,如皋人民医院的历史将会继续积淀,如皋人民医院的事业将会继续发展,如皋人民医院的明天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