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HOSPITAL CULTURE
读唤醒护理有感
发布时间:
2015-01-04
其实在以前,我始终觉得,在这个病人要求越来越多,护士工作量大,而护理人员却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来谈什么优质护理,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在看了《唤醒护理》这本书之后,我确实生出了许多想法。撇开工作现状这个大环境,从我个人角度而言,这几年工作下来,我的心境竟在不知不觉地变化,并且是向着一个糟糕的方向。
回想一开始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总觉得白衣天使这个称号很神圣,而能够加入这一个神圣的队伍,我很自豪。在刚加入工作的时候,虽然什么也不懂,但靠着这一份自豪感和新鲜劲,对工作也是完成的不错。
可是,随着工作年龄的增长,技术水平的提高,我看待事情越来越麻木了。病人打针拍疼,我经常是嗤之以鼻,却不想想自己挂针时也是攥紧了拳头;病人术前很紧张,询问这询问那,我只会跟他说这是一个很小的手术,却没有体谅病人第一次动手术的心情;病人手术动完以后喊疼,我会觉得身上开个口子当然是疼的,打止痛针不就得了,却没有细心观察病人疼痛的情况。经常有病人或家属会这么对我们说:“你们这个病种见多了,不当一回事情了。”确实,我们只是把病人当作一种病,没有当作一个人。每天只知道几几床什么病,要怎么护理,出了什么别的情况,就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虽然在这边说得夸张了点,但是“病本位”的思想确实腐蚀了我们。
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南丁格尔被伤员们奉为提灯女神,就是因为在战场中,伤员们感到痛苦无助的夜晚,南丁格尔提着油灯来看望和照顾他们,尽管她不是医生,不能为他们诊治伤病,但所有伤员都对她充满感激,甚至亲吻她映在墙上的身影。我觉得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人本位”的思想,就是少了那份“感同身受”的心境。病人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多去体谅一下病人在陌生环境中的不适应,多去和他谈谈心,问问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帮他解决,他就会觉得你这个护士很好。
而优质护理正是对“病本位”思想最好的冲击。要我们护士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它就像一座连通病人和护士之间的心灵之桥,让护士的角色更加深入到每个病人的心里,让护士发自内心地主动为病人服务,真正做到病人满意,家属放心。
我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琇瑛同志曾经说过:“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我愿意用我的真心呵护每一位病人,不让病人陷于无助的境地。(沙海望)
相关新闻
如皋市人民医院
电话:0513-87312581(白天),0513-87512315(夜间)
地址: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宁海路278号